世界中国电子杂志正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意交流

“改革开放四十年:全球政治经济中的中国” 论坛 于意大利那不勒斯东方大学和孔子学院承办举办

2018年10月09日 16:33 来源:  作者: 徐海铭 戴永杰

 

  当地时间10月5日,“改革开放四十年:全球政治经济中的中国”特别论坛在意大利那不勒斯东方大学举行。本次论坛旨在借此机遇和平台,回顾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历程,展望中欧进一步合作交流。本次论坛由那不勒斯东方大学孔子学院,那不勒斯东方大学,费德尼克二世大学以及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主办,那不勒斯东方大学孔院学院和那不勒斯东方大学承办。论坛邀请了上海外国语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复旦大学、北京大学、那不勒斯东方大学等多位专家参与研讨。




  本次论坛主要就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教育对外开放、全球治理、中国-欧盟合作及国际关系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上海外国语大学曹德明教授回顾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教育的对外开放历程。他提到,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取得了非凡的进步。他相信未来中欧在教育交流领域的合作会越来越多。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王志强教授具体介绍了近年来中国在教育领域对外合作的显著进展:中国出国交流的学生规模越来越大,来华留学生数量也大幅增加,来源国更加广泛,中国与世界各国间的教育合作更加紧密。中国人民大学黄卫平教授以全球化的视角重点剖析了中国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所面临到的主要经济、社会问题,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国务院参事时殷弘教授就“一带一路”和“中美贸易战”两个话题作了发言。他表示“一带一路”倡议顺应了当今世界经济、政治、外交格局的重大新变化,有利于突破当前全球化发展困境,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贡献中国力量。对于“中美贸易战”,时殷弘指出中国最好的应对方法是“软硬结合”,一方面要扩大市场准入,扩大对美、对欧的进口,既强化外交关系,又能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也要维护我们战略上的利益。中国人民大学彭刚教授介绍了中国“消贫减贫”的四十年。他指出“消贫减贫”从来都是经济发展进程中基本的,也是最为艰巨的使命。中国是世界消贫减贫的中坚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贫困状况以及由绝对贫困转向了相对贫困,中国对全球脱贫的贡献率超过70%。上海外国语大学刘宏松教授指出,在全球治理领域,中国作为新兴大国,随着其综合国力和相对实力的提升,承担重要角色的迫切性越来越凸显。但是中国和欧盟的合作在全球治理环境下,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和局限,需要双方共同努力解决。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孔院院长宋新宁教授特别强调,今年是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机制建立20年,也是中国欧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立15年,中国在近15年来从欧洲吸取了宝贵的经验。深化中欧合作是双方共同的意愿和相互需要,更符合世界发展的时代潮流。上海外国语大学忻华博士就遭到冲击的多边体系下中国-欧盟贸易与投资关系面临的严峻挑战进行了分析。他先分析了中国与欧盟在世界经济体系下的经贸投资趋势与模式,中国-欧盟经贸投资目前面临的冲击与挑战,并指出了现今中国-欧盟双边贸易与投资的不对等与分歧,展望了在国际经济形势变化无常的新时代下中国-欧盟进一步经济合作的前景。



  谈及本次论坛,那不勒斯东方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徐海铭教授表示,“这次论坛务实高效,充满了思辨和思想交锋的火花,值得称道。本次论坛为中欧交流提供了一次对话平台,在学术上启发良多,不少议题对于使中欧关系处于良性互动轨道,具有建设性的思想和现实意义。” 徐海铭说。


  那不勒斯东方大学校长Elda Morlicchio教授和孔子学院意方院长、原意大利驻华大使馆新闻参赞Paola Paderni教授主持了本次论坛的部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