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健康

內地首個AI查癌系統秒查胃癌

2018年12月21日 18:48 来源:​文匯報  作者:
在2個月的臨床試用中,AI檢測模型和應用系統識別上消化道腫瘤確率超過95%。 香港文匯報記者敖敏輝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敖敏輝 廣州報道)香港文匯報記者昨日獲悉,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33名以教授為主的研究團隊和20多名計算機專家AI技術團隊經過半年努力,在2萬病例60多萬內鏡影像數據基礎上,成功建立起內地首個上消化道腫瘤AI檢測模型和應用系統。其中,在內鏡檢查中,AI平台能夠秒級提示惡性腫瘤胃癌、食管癌早中晚期不同階段病變概率。在2個月的臨床試用中,識別準確率超過95%,達到頂級內鏡科專家的技術水平。

  腫瘤識別率超95%

  據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主任徐瑞華介紹,今年5月,該中心初期投入500萬元(人民幣,下同),組建人工智能實驗室,開展《上消化道人工智能診療決策系統的研發及推廣應用》項目。50多名醫學及計算機專家組成的攻關團隊,採集了來自新疆、廣東共4家醫院2萬名病例60萬份內鏡影像數據,再借助中國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形成高性能計算平台和上消化道腫瘤大數據平台。經過專家組數月努力,在複雜的改良計算方式下,人機互動學習,建立起上消化道腫瘤多場景、多模態的人工智能診療模型和應用系統。

  徐瑞華介紹,過去兩個月,根據該應用系統在試用初期的數據分析顯示,惡性腫瘤識別準確率已達到95%以上,這相當於頂級內鏡科專家的水平。

  細小病變也能發現

  項目總負責人、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內鏡科主任徐國良稱,早期胃癌、食管癌存在一定比例的漏檢,而人工智能技術結合海量影像數據,即使深埋於不同角落的細小病變,也能夠發現。

  對於這種病變,系統在運行中也幾乎能夠做到實時提示。“內鏡設備掃過,圖片同步上傳至雲端,高速運轉的AI診室就立即進行分析,只需要不足1秒就可以將掃描部位病變與否的結果上傳至電腦屏幕。”徐國良說,以往做一個精細檢查,至少需要半個小時,而在這個模式下,可以節約一半以上時間。

  目前,該系統處在智能診斷這一單病種單應用階段,按照項目計劃,接下來,將逐步實現單病種系統化應用,即篩查、診斷、治療的系統化人工智能輔助決策,最後,將攻關常見腫瘤的全面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