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娱乐

意大利纪录片爆冷斩获“金狮”

2013年09月09日 16: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尹春芳
82岁的影后、意大利演员埃莱娜·科塔
影帝特米丝·帕努

威尼斯当地时间9月7日晚间,第70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颁奖典礼落下帷幕。在为期11天的时间里,20部参赛片进行了放映。最终意大利本土纪录片《罗马环城高速》爆冷斩获金狮,《巴勒莫狂花》中的82岁的女主角获影后,台湾导演蔡明亮的《郊游》获得仅次于金狮奖的评委会大奖。此外,希腊年仅36岁的导演亚历山德罗斯·阿万纳斯凭借反映家庭暴力的《暴力小姐》获得最佳导演和影帝两项大奖。

在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中,威尼斯电影节本是年龄最大、艺术性最高的电影节,但近几年来,戛纳电影节的市场越来越红火、柏林在推陈出新方面不遗余力,形成风格和影响力,反而是最老牌的威尼斯电影节“找不着北”,市场被长期诟病、红毯星光黯淡、组织混乱等批评声不绝于耳。尽管如此,从本届威尼斯电影节来看,老牌电影节在不变的艺术标准的前提下,尝试在新技术、新人以及新的市场方面有所突破,艺术与商业、古老与新生以电影的名义,催生出新的化学反应。

●艺术性的纵深挖掘与“新电影”相辅相成

在国际电影节上,竞赛片入围的数量与质量对当届电影节有决定性的作用,这不仅代表了电影节本身的立场与诉求,更对其影响力与关注度有着预见性反映。尽管备受诟病,威尼斯电影节在主竞赛单元的选片与评奖方面对艺术性没有妥协,仍遵循传统的艺术至上原则。

入选本届电影节的20部主竞赛单元影片都具一定的艺术水准。斯蒂芬·弗雷斯的《菲洛梅娜》、特瑞·吉列姆的《零点定理》以及亚历山德罗斯·阿万纳斯的《暴力小姐》等片获得极高的场刊分数。

与此前不同的是,威尼斯电影节对艺术性的定义更加宽泛,不再仅仅局限于表象与“艺术片”的定义。比如,今年的竞赛单元中有两部纪录片同时现身,这在三大影展上也是首次。

“纪录片《罗马环城高速》斩获金狮也只能发生在威尼斯电影节”,一位外国媒体人如此评价。 根据获奖片单的显示,在8个奖项中,重量级的奖项都颁给了欧洲电影,而有6部电影入选主竞赛单元的美国电影,仅仅斩获最佳新演员奖。

与此同时,本届威尼斯电影节呈现出一种新气象。好莱坞3D大片《地心引力》揭幕威尼斯电影节,这也是威尼斯电影节上第一部3D开幕影片,放映之后被赞为“最好的开幕片”。评委会主席贝尔托卢奇接受专访时说,选择这部影片传递出“电影向新技术时代转型”这一信号。

威尼斯电影节自去年起,旨在支持、发展和资助新电影,设立电影学院项目也在进行中,不少影坛的新面孔在这一舞台上赢得了关注。

●市场蹒跚学步,生意经仍需雕琢

作为资格最老、艺术价值最高的电影节,无论是竞赛环节还是展映环节,从来就没有过电影市场。然而“市场不火,电影节就不火”的魔咒以及欧债危机的阴云最终令威尼斯电影节在2012年正式开放市场。

不少业内人士在提及威尼斯电影节市场时,保持谨慎的乐观态度。虽然在不少报道本次电影节的媒体文章中出现了“冷清”、“没生意”、“令人担忧”等字眼,但他们中间不少人认为,刚起步的威尼斯电影节的市场还在探路阶段,“毕竟是新生事物,我们要给它一些时间。”

数据显示,在时长6天的电影节市场期间,来自电影业界代表有201人,展台14个。到目前为止,20部左右主竞赛和地平线单元的电影完成交易,重量级新闻是韦恩斯坦公司获得了主竞赛电影《踪迹》的北美发行权。虽然这一成绩无法与今年戛纳市场的11700多名参与者、397个展台的参与度相比,但比第一年仅有不足十家展台有了不小进步。

曾多次采访三大国际电影节的资深媒体人ERIC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威尼斯电影节的市场还在探索,“威尼斯电影节有丰富的资源,如何将资源与定位完美融合很重要。借鉴成功之处很重要,但一定要找准自己的风格,找到威尼斯的电影市场与其它的不同之处,才能有吸引力。”

有意思的是,本届电影的贺寿短片叫《重启未来》,对70岁的威尼斯电影节来说,未来仍充满无限可能性。

主要获奖名单

最佳影片金狮奖:《罗马环城高速》(意大利)

评委会大奖:《郊游》(中国台湾/法国)

最佳导演银狮奖:亚历山德罗斯·阿万纳斯,《暴力小姐》(希腊)

最佳男演员:特米丝·帕努,《暴力小姐》(希腊)

最佳女演员:埃莱娜·科塔,《巴勒莫狂花》(意大利/瑞士/法国)

最佳新人:泰伊·谢里登,《乔》(美国)

最佳剧本:史蒂夫·库根和杰夫·波普,《菲洛梅娜》(英国)

评委会特别奖:《警官之妻》(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