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旅游

我从寂寞天堂走过 ——意大利天空之城游记

2014年07月14日 21:22 来源:意大利《世界中国》杂志  作者: 聂志海

在亚平宁半岛的中部坐落着一个弹丸小城,叫巴尼奥雷焦,它曾是欧洲贸易通道上的繁华都市,而今是一座正在消亡的古城。史前的一次造山运动使大地隆起,形成了一个地理学上称之为“背斜”的地貌。千百万年恍若一瞬即逝,风吹雨打与沧桑变幻将原有的背斜山峰荡涤进时间的洪流,往昔峥嵘不在,只剩下残败的山脊承载着陆地上的“孤岛”,这就是天空之城。

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位名叫宫崎骏的日本人到此一游。当他站在台伯河谷仰望山顶,云雾缭绕的小城若隐若现,恍如浮动的城堡,动感、梦幻的画面给了这位动画制作人极大的震撼,创作灵感油然而生。1986年他推出了动漫电影《天空之城》,影片中奇幻的景观,少女希达和少年万斯纯洁动人的故事迅速感染了世界,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起现实世界的拉普达,意大利的天空之城。

我在一年中最和煦的日子来到这里,从罗马乘大巴车一路向北,两个小时就到了巴尼奥雷焦。穿过小镇,绕下一段依山而建的台阶,放眼望去,我们所有人都忍不住“哇”了出来。眼前的画面用什么语言描绘大概都会显得苍白:周围是低洼的河谷,天空之城就孤傲地矗立在几百米外的山头上,突兀而险峻。建在悬崖之畔的房子看似危卵,不知已在陷落之虞中惴惴了几千几百年。

300多米长的人行天桥是出入天空之城的唯一通道,入口端矗立着一尊少女雕像,肩上站立着雄鹰,寓意翱翔环宇。走在桥上,仿佛悬空天际,环视周围层峦的低山,苍翠的山麓上稀疏地点缀着彩色的农家院落。清凉的山风拂来,竟使人感到一丝眩晕,那是一瞬间恰到好处的朦胧。穿越天桥,走过城门,呈现眼前的是一个迷你的中世纪古镇,主干道是不过300米长的石子路,两旁斜着几条长短不一的横巷,风格各异的房舍挤在不大的空间里,形成迷宫般的建筑群。

天空之城12世纪时已归服天主教廷,广场上的St. Donato大教堂建于13世纪,文艺复兴风格,门前几根断柱虽已残败不堪,但恢弘的气势依旧渗透出昔日的豪华。教堂内供奉着6世纪的殉道者St. Donato的遗体,还有在这一地区广受尊敬的殉道者St Vittoria的遗物。教堂右侧是建于文艺复兴时期的阿勒曼尼宫(Alemanni Palazzo) ,属于当地一个富有的家族,几年前已改建成博物馆。这里的居民主要从事农业,故而房屋结构大同小异,底层有马厩、洗衣房和厨房,楼上通常是卧室,也有用来存粮食的,地下室一般设有菜窖、酒窖或加工橄榄油的作坊。房子间距很小,在石梯上伸出手就能碰到对面邻居。居民们习惯推开窗户与邻里聊天,甚至传递东西。这里没有公路,没有交通工具,也没有专门的介绍,甚至无法找到一张像样的地图。要了解这座小城,只能慢慢浏览、细心观察。斑驳的墙身、古老的门窗、非对称的结构和看似不经意的设计却给人很艺术的感觉。

我们在古街上一直流连到中午,随意走进一家餐厅,里面的装修和装饰完好地保留了中世纪欧洲的风格,古朴凝重却很自然。一边品尝着当地传统美味的菜肴,一边透过窗子极目远眺。我慢悠悠的让思绪发散开去,我想:大自然的作用没有停止,托举小城的山体在风化和水土流失中仍在一点点消失,难怪出生于本地,后在德国成就声名的作家Bonaventure Tecchi给家乡下了虽然残酷却很贴切的定义“死亡之城”。天空之城的消失也许就在一次泥石流之后,就在一次暴风雨之后,就在一次甚至并不强烈的地震之后,也许正因如此,才造就了孤岛一样矗立在台伯河谷的天空之城如傲立群芳的蓓蕾,既遗世独立又得宠于世俗……

下行途中回首,眼中裸露的峭壁不禁让人扼腕。历史的沧桑终究洗净了昔日的繁华,到如今只留下一座空城在清冷的夜晚独自望月叹息,又在岌岌可危的忧惧中为往来的人群展现着她最后一抹凄美。我倒是很庆幸能在灰飞烟灭之前与她拥抱,只是心中陡起一丝纠结,仿佛这一遭我是从寂寞天堂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