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华侨生活

华侨试验区成广东两会焦点 代表献计出招

2015年02月12日 16:00 来源:汕头日报  作者:

  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成功获得国务院批复设立是去年(广东)汕头最大的一件喜事,更是汕头发展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此次(广东)省“两会”期间,如何打造华侨试验区这一全新的战略平台,推动汕头加快发展成为人大代表们热议的焦点。不少省人大代表提交议案和建议,为建设好华侨试验区发展“献计出招”。

  望省大力支持体制机制创新

  “华侨试验区这一全新的战略平台是我们未来发展的机遇所在,也是汕头振兴崛起的信心所在。”省人大代表刘爱平一下提交了3个建议,主要是请求省加大力度支持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建设,大力支持华侨试验区土地管理、海域使用等方面创新体制机制,以及支持解决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建设资金瓶颈等方面的内容。

  刘爱平建议,应尽快出台《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在省政府组织领导下完善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责任,加大支持力度,扎实推进试验区建设持续健康发展。同时请求省政府报请国务院批准,将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列为广东第二批自贸区,将国家赋予前海、横琴、南沙自贸区的优惠特殊政策措施给华侨试验区。并将华侨试验区建设纳入国家、省“十三五”规划。

  “汕头是人多地少、土地资源极为稀缺的典型地区。”刘爱平还认为,作为华侨试验区的核心区,东海岸新城能否顺利实施规划建设,事关试验区发展的成败。希望省支持和帮助汕头在华侨试验区土地管理、海域使用等方面先行先试,创新体制机制,探索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简易有效的用海与用地衔接机制。

  大力支持信息产业发展

  实现振兴发展、擦亮特区牌子的出路在哪儿?代表们认为,出路在于创新。省人大代表郑永钊提出了要求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信息产业发展的建议。

  郑永钊认为,汕头拥有经济特区、沿海区位、民营经济等优势,特别是拥有汕头国际海缆登陆站这一得天独厚的通信资源优势。因此,应在华侨试验区开放信息通信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将民营海缆登陆站运营体建设作为鼓励民营资本进入电信基础市场先行先试的一个突破口,纳入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试点范围。其次,可以在华侨试验区开放面向华侨华人的以文化输出为主的离岸大数据服务经营业务。“总之,希望切实加快推进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的信息业、金融业等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为汕头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增创特区优势,注入强劲动力。”

  让华侨试验区变得更“智慧”

  “应推进智慧(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的论证与建设,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省人大代表夏训国认为,近年来,各级政府将信息通信技术广泛应用到城市建设和管理中,智慧城市正处在难得的发展时机。特别是“十二五”以来,我国将智慧城市视作国家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城市信息化进程中的前沿理念和探索实践。推进智慧(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的论证与建设,可使政府信息化建设从传统的“电子政府”过渡整合到 “智慧政府”,可以大大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有利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助推华侨潮商投资兴业,也有利于引领信息消费升级,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夏训国由此提出几点建议。第一,由于智慧(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的论证与建设涉及各个单位,所以建议在编制《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发展总体规划》中予以统一考虑,将该项工作列入总体发展规划中,顶层统一规划,统一组织协调,逐步实施。其次,建议支持汕头市向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申报“智慧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先行试点建设,最终推进整个智慧汕头建设工作。另外,建议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并在2015年财政预算中列入经费支持前期论证等工作。